5、衛星城的作用:①分擔大城市的職能。②緩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壓力。③保護和改善城市的環境。④促進城市合理發展。
☆商業中心、商業網點形成的區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條件
2.較強的商品生產能力、穩定的商品來源
3.廣闊的市場4.地價
中心商務區(CBD):市場最優,零售、高端、耐用品(人口密集、消費者眾多)
大型批發中心:交通最優,(環路或市區邊緣,公路沿線)
☆運輸線路的選線原則:
自然方面:
1.地形(山區、平原)
2.地質(地質構造、巖石特點)
3.氣候(暴雨、洪澇、凍土、泥石流、大霧、大風、臺風颶風)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會經濟方面:
1.人口:盡量多地通過居民點、鐵路車站、碼頭等。(適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運營時間:盡量修筑橋梁、隧道,縮短里程,以節省運營時間;適當照顧沿線重要經濟點。(適用于:國道、高速公路)
3.遠離重要文物古跡(震動、尾氣污染等)
4.生態環境保護:減少植被破壞、避免噪音污染擾民
☆交通線路修筑的積極意義:
1.完善了當地的交通網絡,使交通便利通達
2.加強地區交流和聯系,促進當地和沿線的經濟發展
3.有利于當地資源外運,所需產品運入
4.鞏固國防、民族團結
☆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沿海、沿江、沿鐵路;靠近發達地區)
2.資源因素:原料、燃料
3.農業因素:提供農副產品和消費市場
4.交通因素:沿交通線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于產品的輸出
5.市場因素:消費水平、消費意識
6.科技因素:大學、科研單位
7.勞動力因素:勞動力數量、價格、素質
8.歷史因素:工業基礎
9.政策因素:國家、地區政策扶持
10.環境因素:主導風向的下風地帶、與季風區主導風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城市熱力環流之外;產生污水的企業,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遠離水源地。高科技工業布局在環境優美的地區。規模小、無污染的工業可以布局在城區;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布局應遠離城區。
☆工業區位條件評價:
有利條件:自然、社會經濟、環境條件;
不利條件:自然、社會經濟、環境條件協作配套條件
☆工業綜合整治措施:
1.調整工業布局,發展新興工業及第三產業,改造傳統產業,保證各業平衡發展,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
2.因地制宜,合理、綜合開發各類資源
3.消除污染,減少三廢排放
4.植樹造林,美化環境;加強生態建設
5.發展交通,完善交通網絡
6.發展科技,提高生產水平,繁榮經濟
☆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溫差)
3.水源(灌溉水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