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9-29 13:31:53
【美文回放1】成長回眸
“三八線”是位于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附近的一條軍事分界線。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美兩國軍隊分別進占朝鮮北南部,接受日本投降,后來就成為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分界線,通稱“三八線”。
而“三八線”對于我來說,是從7歲那年起就不得不說的事情,是我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調味劑。
7歲那年,剛上小學,那個時候不懂什么是“三八線”,只知道老師讓我們好好相處,既然老師都說了,那么我們就一定會執行命令。那些日子大家彼此都相處得很好,也沒有什么顧及,“三八線”似乎沒有起到什么作業。
10歲那年是“三八線”最為“猖狂”的一年,放眼望去,幾乎大家的桌子上都是“三八線”,用粉筆畫的,用小刀刻的,還有壓上幾本書作界線的??男女生好像誰都不服誰。
喂,過線了。”“
“你以為我想過啊,哼~
這是我和同桌每天必須說的。用小刀刻的那條線,似乎就成了判斷我們會不會吵起來的根據。幾乎是每節課,只要想起“三八線”就要低頭看看自己的領土有沒有被侵犯,如果有一方過線了,那么先是胳膊相互擠來擠去,再是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接著就是相互在對方的書本上亂畫。那個時候,看見同桌就像看見敵人一樣,恨不得目光都是帶電的,氣氛及其緊張。
“三八線”在那一年進入了“鼎盛時期”。
13歲我升入了初中,原本以為在中學“唇槍舌劍”會進一步升級,但是過了一陣子才發現,初中似乎用不著“三八線”,大家都不去在乎那點以前自以為不可侵犯的空間了,就像回到了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不會為一點小事而生氣、而吵架,更不會相互報復。走出了小
學,面對的是不一樣的我們,長大了的我們。
如今,當年的那些“三八線”或許已經消失,或許成為了我的學弟學妹議論的話題,也或許被刻畫地更加深。但是不變的是我們成長的痕跡,是我們一路走來的風景,也是我們永遠銘記的童年。
【美文回放2】成長回眸
余余落輝,我愛一彩最美;涓涓潺水,我掬一片最清;回顧走過的樹林,我獨戀楓葉最紅;回眸成長的足跡——我不忘毅者無疆的堅強。
7歲時,我愛看《西游記》,而孫悟空便是我的信念?v然可以千變萬化,也要忍受五指山下的嘲諷,一壓就是五百年,一忍就是風吹雨打,誰能頂天立地,堅強,被一只猴神化得如此悲壯,這便是開始,即便寂寞也精彩,大丈夫能屈能伸,猴哥,就應該這樣。
10歲時,我迷上《三國演義》,原先只是喜歡打打殺殺,敬佩關羽而怨恨曹操,那一夜,考試失利后難眠的一夜,心頭一觸,原來曹操才是英雄。這位大將軍在宛城喪子折兵后的痛定思痛;這位漢丞相敗走華容道時的嘲笑諸葛亮、周瑜;這位魏王在割須棄袍后巧施反間計,連遭挫折到始終不忘統一天下的抱負,不像劉備,被火燒七百里聯營,燒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不像孫權,奪取荊州,守者父兄的基業就面南稱帝。曹操把堅強演義到頂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公的詩好不令人痛快~
那一夜,我醒了,困難打不敗,挫折打不倒,我學會了堅強。
13歲,我長大了,漸漸孤傲了,但《名人傳》卻逆轉了我,他們都有偉大的成就,而他們也都是磨難造就的人,他們在漫漫黑夜中摸索前進,而堅強是他們心中的航標,即使看不到光明,他們卻將堅強表現得淋漓盡致。貝多芬在雙目失明后繼續創作樂曲,堅強是他音樂的音符;米開朗琪羅在教堂中,即使心不情愿,也全神貫注的雕刻,堅強是他的靈感,直到生命最后仍在堅持。我心中孤傲的火焰慢慢熄滅,化作一泓平靜泉水。
今年我15歲了,回眸成長之間,我懂了一句話“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既然上天已降大任于你我,那么,就讓我們帶者堅強出發吧~去奮斗,去拼搏,去履行生命的諾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