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師研修網 作者:何英艷 2017-11-01 17:13:2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大家有聽過《首相與囚犯的故事》嗎?都是關于分蘋果的。囚犯說,小時候有一次,媽媽買了很多蘋果,在這些蘋果中,有一個個兒特別大,顏色特別紅的蘋果,他跟他的兄弟都爭著要這個大蘋果。他的媽媽很生氣,說:“你們怎么能這么自私呢?都想要大的,應該把這個大的留給別人才對呀!這樣才是好孩子!”男孩聽完,馬上改口道:“媽媽,我要這個最小的,這個大的給弟弟們吧!”這個女人聽了很感動,把男孩摟在懷里,并把這個最大的蘋果獎給了他,因為他才是好孩子。囚犯回憶說,我撒了謊,卻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從此以后我學會了用各種欺騙的手段去取得想要的東西。
首相的故事開始也是一樣的,也是分蘋果,不同的是,當孩子們都爭著要那個最大的蘋果時,他媽媽將這個蘋果舉在手里,說:“這個蘋果最大也最好吃,你們都想要,這個很好,但蘋果只有一個,只能給一個人!這樣吧,花園里長了很多雜草,我把草地分成幾份,你們每個人一塊,誰先把雜草拔完,誰就可以得到這個蘋果!”結果,首相最先拔完,他理所當然地得到了這個蘋果。從那個時候,他就明白,想要得到想要的東西就必須付出勞動。因此他一直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沒有絲毫懈怠,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同樣是分蘋果的故事,不同的是兩位媽媽的教育方式,結果導致孩子不同的人生。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年紀已經大了,而且又能賺錢,學習只是孩子的事情,自己學也沒用。這種觀點也是錯的。我們作為家長,應該與孩子共同成長。成長,不是孩子們的專利,我們也需要成長。我有個侄他,今年三十歲了。他小時候,爸爸當司機,跑湖南做生意,改變了家里貧窮的生活,那個時候孩子才十歲,他對父親說:“爸,你好偉大!”孩子二十歲時,生意難做,干脆不做了,孩子對父親說:“爸,你還可以!”因為父親沒做生意,有大把時間閑著,就天天去打麻將、玩。當孩子三十歲時對父親說:“爸,你沒文化真可怕!”你們看,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因為孩子在成長,而家長沒有成長。因此,我想,為了孩子,家長也應努力成長。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合格家長”這個證書。
二、如何培養孩子你才合格。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自從1994年師范畢業以來,在這個崗位上整整工作了十八年。我喜歡教書這一職業,十八年來,我始終以火一樣的熱情,百倍的努力,勤勤懇懇地盡最大努力地當一名家長滿意的老師。曾經有朋友對說,你不要為了別人的孩子,傷了自己的身子呀!這句話是對我工作上的忠告,同時也提醒我不僅僅只是為了學生,還得為了自己的孩子。工作上再忙,我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一位家長,女兒同樣需要我。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想當年我之所以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師范,當一名教師,其實我爸媽有很大的功勞,他們讓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我爸是一位教師,因為當時教師工資低,單靠爸爸一個人的工資難以維遲全家老少的生活,于是放學后還要跟媽媽一起去干農活。俗話說:窮人家孩子早當家。這話說得可真沒錯,我五六歲就已經學會做飯了,爸爸媽媽干完農活回家,吃飽飯。晚上因為家里窮,沒有電視,當時一條村只有這么幾家有香港客的才有電視。那么晚上,我和弟弟兩輪流讀書,就是爸媽的樂趣所在。在我印象里,總記得爸爸豎起大姆指說,你真乖!就這三個字使我從小懂事,看到爸媽每天辛苦地在田里忙活身影,也看到爸媽為我們操心得額頭上一天比天多的皺紋,我默默地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后不要再讓他們操心,我要照顧他們一輩子。我現在雖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也不是什么千萬富翁,但是我是一個好人,能讓他們放心、安心。其實直到我女兒出生,我才真正明白當父母的一片苦心。試問我們的孩子怎么會明白呢,所以我們不能責怪孩子不明白自己的用心良苦。我們只能夠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用心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做人、學會感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一)讓孩子學會做人、學會感恩
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怎樣才算會做人呢?首先,讓孩子學會關心長輩,孝順長輩。記得小時候看過電視里一個教育片:爸爸用竹簍背著年邁的爺爺,送到山上讓他自生自滅。然后回來的路上,兒子把用來背爺爺的竹簍撿了回來,爸爸問他:“你撿這個干什么?”兒子說:“等你老了,我也用這個來背你呀。”爸爸聽了兒子的話,捏了一把汗,馬上跑回山上把自己爸爸背回家。這個故事,我小時候看過之后一直印象非常深刻。這說明家庭教育是個復制的過程,你怎么對待父母,孩子就怎么對待你自己。家長就是一面鏡子。我們都有父母,他們為了養育我們,為了生活,頭發已經花白,已經沒有工作的能力,甚至經常會有病痛,我們不能夠因為這樣,去嫌棄自己的父母,我們應該孝順他們,對他們更加體貼、更加關心,所有這些,都是很好的教材,孩子是有目共睹的,等你老了,也會像你那樣對待自己的。我女兒今年12歲多了,我為了讓她孝順我,我也做了榜樣。每逢重要節日,或者是父母的生日等,我都會買些禮物、給點錢表點心意等等,這個時候,我都會把女兒帶在身邊,讓她看著體會著老人家那種開心和幸福。事后,我會跟她分享我這樣做的心得,我對她說:“看到自己父母開心,自己花點心思,花點錢,都值。等爸爸媽媽老了,你也要常回家看看,知道嗎?”那個時候,她說:“嗯!我會的!”我們兩只手一直拉著,從她的手心里感到一陣暖流輸進我的心窩,我相信,同時也期待著女兒對我的孝順,對我的關心。當然,人生活在世界上,身邊不僅僅是親人,還有同事、朋友等,我會經常跟她聊工作上的事兒和生活中的事,把自己的做法和她交流,讓她從事上明理,懂得互助互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