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語文知識點 > 詞語解釋
如火如荼 荼:開白花的茅草。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原來形容軍容盛大,現在用來形容氣勢旺盛、熱烈或激烈 按圖索驥 驥:好馬、千里馬;索:尋找。原指按照伯樂的《相馬經》去尋求好馬。引申為依照既得的線索去尋找目
2016-06-15
紛至沓來 接連不斷地到來 恬不知恥 泰然處之,不以為恥 暴殄(tian)天物 任意糟蹋東西 鋌而走險 指沒有辦法,只得冒險 走投無路 形容走到無投身之地,前無生路
2016-06-15
各抒己見 各自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眾口鑠金 鑠金:熔化金屬。眾口一詞,足能熔化金屬。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毛骨悚然 毛發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恐懼驚駭的樣子 鬼鬼祟祟 行事曖昧而不光明
2016-06-15
有恃無恐 因為有倚仗就無所畏懼或顧忌。含貶義 各行其是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做法是對的,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無事生非 沒事兒找事,人為制造矛盾,枉生是非 拭目以待 擦亮眼眼看著。形容對事情發展密切關注
2016-06-15
任勞任怨 工作不辭勞苦,不怕受埋怨 耳濡目染 形容聽得多了,見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響 莘莘學子 數量眾多的學生 海市蜃樓 由于光線在大氣層中的折射而產生的自然現象。一般發生在沙漠地區和海邊,折射的光線把遠
2016-06-15
委曲求全 勉強遷就,以求保全;顧全大局,暫時忍讓 庸人自擾 庸人:平凡的人;自擾:自己攪亂自己。指本來無事而去自找麻煩 當仁不讓 當:面對。仁:正義之事。《論語 衛靈公》: 當仁不讓于師。 后以 當仁不讓 表示應做
2016-06-15
路有餓殍 路邊有餓死的人 居心叵測 心存險詐,難以預測 提綱挈領 提網之綱,挈衣之領。比喻舉其要領,扼其要害,就能理順關系,處事得心應手 怙(h )惡不悛(quan-) 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2016-06-15
劍拔弩張 表現出彼此的敵意或敵對的行動;準備交手 比喻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如法炮制 本指依照成法,炮制藥劑。后比喻照樣處理 浮想聯翩 聯翩,鳥飛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浮想聯翩就是飄浮不定的想象不斷涌現出來
2016-06-15
死不瞑目 人死還不閉眼,形容雖死而心猶未甘 苦思冥想 苦苦思考 漠不關心 不放在心上,粗枝大葉 墨守成規 比喻拘泥于成見而不善于機變
2016-06-15
彌天大謊 徹頭徹尾的謊言 秘而不宣 保守秘密,不對外宣布 綿里藏針 喻外表看來溫柔,軟弱,實則內心刻毒強硬 明珠暗投 舊時比喻懷才不遇,這里比喻好東西落到壞人手里
2016-06-15
滿腹經綸 形容人很有才學和智謀 蒙昧無知 愚昧,不通事理 所向披靡 比喻力量所達到之處,敵人望風潰散或一切障礙皆被清除 靡靡之音 古指亡國的聲樂。現指淫靡而不健康向上的庸俗音樂。
2016-06-15
琳瑯滿目 滿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東西,出色的詩文,有用的人才很多 流芳百世 美名留傳于后代 光怪陸離 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 語無倫次 話說得顛三倒四,言語沒有條理層次
2016-06-15
流連忘返 形容沉迷于游樂而忘了回去。后多指留戀某事,舍不得離開 余音繞梁 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余音回旋不絕 黃粱一夢 比喻虛幻的夢想。典出唐 沈既濟《枕中記》,說盧生在夢中享盡了榮華富貴,醒來時,蒸的黃粱米
2016-06-15
再接再厲 堅持不懈,毫不松勁,不斷前進 變本加厲 本意謂比原來更加發展。后謂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多指缺點、錯誤) 勵精圖治 振作精神,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 浮想聯翩 聯翩,鳥飛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浮想聯翩就是
2016-06-15
不寒而栗 不冷而發抖。指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火中取栗 出自法國作家拉 封登的寓言。說是爐中烤著栗子。猴子叫貓去偷,貓不但沒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腳上的毛燒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擔了風險,吃了苦頭,卻沒有撈到任何好
2016-06-15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m.phoneweb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