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化學知識點 > 溶液
混合物的分離 (1)過濾法:分離可溶物+ 難溶物 (2)結晶法:分離幾種可溶性物質 結晶的兩種方法 ①蒸發溶劑:適用于得到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物質。如NaCl(海水曬鹽) ②降低溫度(冷卻熱的飽和溶液):適用
2015-03-14
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 ①氣體的性質 ②溫度(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越小) ③壓強(壓強越大,氣體溶解度越大)
2015-03-14
氣體溶解度的定義:在壓強為101kPa和一定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2015-03-14
溶解度曲線 ①曲線的意義: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 ②曲線上的每一點表示溶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飽和溶液。 ③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兩種溶質在同一溫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2015-03-14
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質、溶劑的性質(種類) ②溫度(外在因素) a、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b、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如NaCl c、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
2015-03-14
固體溶解度的含義: 20℃時NaCl的溶液度為36g含義: ①在20℃時,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②在20℃時,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的質量為36克
2015-03-14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質的質量。 四要素:①條件:一定溫度②標準:100g溶劑③狀態:達到飽和④質量:單位:克
2015-03-14
①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②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飽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溫度時,同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2015-03-14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注:①Ca(OH)2和氣體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質、蒸發溶劑
2015-03-14
判斷方法:看有無不溶物或繼續加入該溶質,看能否溶解。若能溶解,則是 不飽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則是不飽 和溶液。
2015-03-14
飽和溶液:指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的溶液。 不飽和溶液:指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還能繼續溶解時所得的溶液。 注意:飽和溶液、不飽和
2015-03-14
物質溶解時的熱效應 溶解吸熱: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熱:如NaOH溶解、濃H2SO4溶解 溶解沒有明顯熱現象:如NaCl溶解
2015-03-14
1、乳濁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勻、不穩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劑: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
2015-03-14
溶質和溶劑的判斷: ⑴固體、氣體溶于液體:液體為溶劑,固體、氣體是溶質; ⑵液體溶于液體:有水,水為溶劑,其它為溶質;無水,量多的為溶劑,量少的為溶質; ⑶根據名稱:溶液的名稱一般為溶質的溶劑溶液,即溶
2015-03-14
溶液的組成:由溶質和溶劑組成 注意:a、溶液不一定無色,如CuSO4為藍色 FeSO4為淺綠色 Fe2(SO4)3為黃色 b、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c、溶液的質量= 溶質的質量+ 溶劑的質量 溶液的體
2015-03-14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m.phoneweb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