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6-07 22:46:42
【閱讀探究】
1. 陳太丘“期日中,過中不至”,陳太丘的朋友反怒責陳太丘,說明朋友是怎樣的人?
【答案】不講信用,粗野無禮。
【解析】考查對人物性格的理解,聯系上下文可知朋友不講信用,粗野無禮。
2. 元方面對父親朋友的粗野語言,針鋒相對地指出他的“無信”“無禮”,這說明元方是個怎樣的人?
【答案】聰敏,機智,善辯,懂得維護家人尊嚴,懂得為人之道。
【解析】考查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從人物的動作、語言可知元方聰敏,機智,善辯,懂得維護家人尊嚴,懂得為人之道。
3. 有人認為客人已經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的確有些失禮。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
【答案】[第一種意見]不同意。元方當時才七歲,他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容不迫地反駁一個成年人,使對方明理,并贏得對方的嘆服,維護了父親的名譽,這已屬不易。我們不能對一個七歲的孩子求全責備。
[第二種意見]同意。父親的友人已經表示了歉意,應該給人改正過錯的機會。人沒有一生都不犯錯誤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總是抓住人的“小辮子”不放。
【解析】開放性題,言之有理,語句通順即可。
4. 有人認為,陳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處,你同意這個看法嗎?
【答案】 同意。面對元方的反駁,有人很慚愧,想與元方握手道歉,這說明他有知錯能改的精神。
【解析】開放性題,言之有理,語句通順即可。
5. 友人為什么能夠啞口無言、賠禮道歉?
【答案】元方的反駁有理有據。第一,從信用方面看,父親朋友失約在先,無信;從禮貌方面,父親的友人當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無禮。因此,友人最后啞口無言,只得賠禮道歉。
【解析】考查對內容的理解,聯系全文元方的反駁有理有據。第一,從信用方面看,父親朋友失約在先,無信;從禮貌方面,父親的友人當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無禮。因此,友人最后啞口無言,只得賠禮道歉。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