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5-06 22:35:12
3.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
歷史意義:10月10日,湖北新軍發動武昌起義,各省紛紛響應,次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2月清帝退位,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革命頒布《臨時約法》,確立“主權在民”“三權分立”原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在華勢力,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發展(1912-1919年出現“短暫春天”)。思想上,“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袁世凱復辟帝制、張勛擁戴溥儀復辟均迅速失敗。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未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封建勢力與帝國主義勾結,導致軍閥割據(如北洋軍閥混戰)。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化的里程碑,開啟了共和政體的嘗試,為新文化運動與新民主主義革命奠定基礎,其“振興中華”的口號至今激勵著民族復興的奮斗。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