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6-07 00:41:16
斷斷續續幾個星期,終于讀完了汪曾祺這本《人間草木》。
初中課文《昆明的雨》就選自《人間草木》,我很早以前翻過,開頭寫葡萄喝水的那部分非常吸引人,但隨后不知什么原因我就把它拋在一邊了,這本書就像原本喝足了汁水的顆粒飽滿的葡萄,久經日曬逐漸變成了表皮皺縮的葡萄干,不那么奪目,卻更加醇香。
家里有貓貓后,我會把每周五的時間空出一些來,在陽臺上曬著太陽讀書。夕陽斜照,一杯飲料,些許零食,貓貓睡在身旁,一派歲月靜好。這時候我又翻開了《人間草木》,文字好似從書頁中飛出來,從貓貓身上流過,飛出窗戶去,靈動在天地間。
這本書從花草講到食物,再到各地風俗,然后是汪老在西南聯大的大學生活及對老師的回憶,最后是自己的家人及寫作。這其中,我感覺到他對生活的熱愛,細致的觀察,真正融入生活,感受生活。很多風俗習慣、很多菜式吃法,很多我們不知道沒聽過的稀奇事情都可以從汪老的書中讀到,增長見識的同時,驚嘆他深廣的閱歷。
我時常讓思想跟文字一起漂游天地,邊看書邊想象書里描寫的場景,什么樣的草木,什么樣的姿態,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動作……有時也會想象一下作者汪老的樣子,他應該是一個很和藹沒有作家架子的老爺爺,頭發白了,戴著小時候我爺爺冬天會戴的那種老式帽子,坐在椅子上,捧一壺茶,笑瞇瞇地講故事。
在和貓貓一起看書等待落日的傍晚,這本《人間草木》總是讓人安心,落日很美,落日早一些晚一些都美,自然萬物的千姿百態美,人生的每一個相逢錯過也美。
讀的時候看落款,很多文章是是八幾年、九幾年的,那時汪老已經六七十歲了,卻對年少時的生活記得那么清楚,老家的房子構造、花園里依次種了哪些花草他都記得,小時候祖父教他讀書習字、祖母腌制醬菜他亦向讀者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對西南聯大的回憶。我是專門買過《西南聯大行思錄》來讀的,對西南聯大有一些了解,那段艱苦流亡歲月在汪老筆下卻是輕松幽默的。描寫的時候,他記得好多老師上課的細節,誰愛穿什么衣服,誰有什么習慣,盡管他寫那些文章的時候很多老師都已不在世了,盡管他自己也年事已高。
我不禁也設想自己,當我活到七八十歲,要以怎樣的心情回憶年輕時的歲月,還能記得嗎?假使記得,能夠像汪老一樣從容書寫嗎?假使真的能夠寫出來,又是否能像汪老的故事一樣值得后人品讀呢?
書中有一段說:一個作品寫得比較生動,總會對讀者的思想感情、品德情操產生這樣那樣的作用。這話寫得簡單樸實,換成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能傳遞正能量的意思吧。于我而言,這本書,這位老先生,這些事情,都給我帶來了從容向前走的能量。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