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4-03-21 10:47:20
【賞析】
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游樂,抒發了詞人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對比的手法、明快的筆調,抒發了北宋亡國后深沉的感慨。
上闋憶舊。一二句回想往昔在午橋橋上宴飲,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憶”字開篇,直接了當把往事展開來。“午橋”是唐代白居易、劉禹錫、裴度吟詩唱和、舉杯相歡的地方。作者也曾仰慕前賢,在故鄉洛陽與當時“豪英”一起,也在午橋宴飲聚會,把酒臨風。接下來三句寫白天和朋友們在午橋暢飲,晚上圍坐在杏樹底下盡情地吹著悠揚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隨著流水靜悄悄地消失了。橋上歡歌笑語,橋下一片寧靜,以靜襯動。“杏花”點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們撫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聲此起彼伏。以初春的樹林、明月的清輝、花影下的悠揚笛聲,組成一幅富有空間感的恬靜、清婉、奇麗的畫面,反映了詞人充滿閑情雅興的生活情景。
下闋感懷。開首二句,是寫詞人曾遭謫貶后顛沛流離的生活以及國破家亡的痛苦。在殘酷的現實與往昔對照中,概括了這段時間里國家和個人的激劇變化。經歷了國破家亡、戰事連連之后,曾在一起吟詩飲酒的豪杰們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痛油然而生。“閑登小閣看新晴”這句點題,寫明作此詞的時間、地點和心境。“新晴”與“長溝流月”照應,巧妙地將憶中之事與目前的處境聯系起來,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狀況從中得以再現。最后兩句把國家興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漁唱,進一步表達作者內心寂寞悲涼的心情。這種看破世情、回避現實的消極態度,從側面顯示詞人對現實的極度不滿,這是亂世懷古傷今的主題。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