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4-03-20 15:44:53
【賞析】
《邶風·式微》出自《詩經·國風·邶風》,式作語助,微為黃昏,字面意思就是暮色昏暗天要黑了。本詩描寫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親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詩抓住天色將晚這一瞬間的感觸,一連串的疑問、質問,表達了強烈的感情,有對親人泥水霜露中的關切,有對“君”的行為的怨怒。由于《毛詩》將此詩解說成勸歸,歷代學《詩》者又都以毛說為主,所以“式微”一詞竟逐漸衍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歸隱”意象。
全詩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歸”起調: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詩人緊接著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意思是說,為了君主的事情,為了養活他們的貴體,才不得不終年累月、晝夜不輟地在露水和泥漿中奔波勞作。然而,《式微》詩上下二章只變換了兩處文字,但就在這巧妙的變換中,體現出了作者用詞的獨具匠心。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