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4-03-20 15:20:21
【答案】
1.懷才不遇的感慨
2.殷勤問我歸何處?海上仙山是自己的歸宿;追求自由光明的渴望
3.婉約,豪放
4.詞人借夢境把天上和人間作了一個鮮明的對照,充分表現了她對現實的不滿及人生際遇坎坷的感懷。詞人還借虛幻夢境表達對自由的渴望,對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實現,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夢中仙境,在這夢境中尋求出路。
5.“嗟”字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彷徨憂慮的神態,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的嘆惋。“謾”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悵:一是空有詩情詩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無人能會意;二是慨嘆自己身逢亂世,有著對現實無能為力的苦悶和懷才不遇的憤懣。
6.擬人。由寫夢引出(過渡到)下闋詞人抒情。
7.“謾”,空空、徒然;詞人慨嘆有才無用、懷才不遇;表達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含蓄交代自己向往“三山”的緣由。
8.承接上下兩片,上片末寫天帝的問話,下片前二句寫詞人的對答,問答之間,語氣銜接;“殷勤問我歸何處?”表達了一種平等友好的關系,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從中飽含著深厚的情感。
9.作者創造出虛無縹緲的夢境,把天上的銀河與人間的河流聯系起來,把閃爍的星群想像成為掛滿篷帆的航船。作者乘坐這艘“飛船”到達天上,受到“天帝”的接待,駛向理想中的仙境。由此反映出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光明的追求,表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10.隱寓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