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3-09-26 20:40:06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練習:買菜做飯中的統籌規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買菜做飯中的統籌規劃①
小 木
①在生活中,面對一系列復雜的事情,有的人思路清晰,重點明確,安排有序,很快就把事情處理妥帖。而有的人卻一團亂麻,顧此失彼。造成這種差距的因素很多,其中很可能就有統籌規劃的差異。
②什么是統籌規劃呢?一般來說,就是在縱觀全局、兼顧多種因素的前提下,通盤規劃,合理安排進程,提高做事效率。生活中,需要統籌規劃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比比皆是,看上去微不足道的買菜做飯,其實就是很好的例子。
③首先,在列采購清單的過程中需要統籌規劃。
④市場里食材多種多樣,既滿足需要又不浪費,那么,買什么?買多少?這要提前計劃好。我們可以從“緊急”和“重要”兩個方面把食材分類,這樣來列采購清單(如圖):
⑤1重要而且緊急的物品。如米、面等,是每人每天必需的基本食材,如果家里沒有,必須買,而且要買足一段時間的量。
⑥2重要但不緊急的物品。如土豆、蘿卜、肉蛋等,要買一些。注意綠葉菜、水果等,儲存時間短,不能買多。
⑦3不重要但緊急的物品。如姜、蔥、蒜等佐料或配菜,今天馬上要的,買一點。
⑧4不重要不緊急的物品。如零食、飲料等,如果資金有限、時間有限或東西太多拿不動,這些就可以不買。
⑨列清單的標準和方法會因人而異,但這個過程中,我們都要注意:一是提前計劃,事先做到心中有數;二是分類和取舍,分清輕重緩急,才能合理取舍。
⑩接下來,食材買回來。整理儲存的過程也要統籌規劃嗎?是的。
?哪些用保鮮盒?哪些用保鮮袋?哪些放在通風處?哪些腌制儲存?哪些要冷藏?哪些要冷凍?冷凍的話,哪些直接冷凍?哪些要先分割成小份再冷凍才方便使用?儲藏空間有限,怎么放才合理……都需要動腦筋。
?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工具是不是便利,方式是不是適宜,空間使用是不是合理等。
?然后,開始炒菜做飯。這個過程如何統籌規劃呢?
?不少人有這樣的經歷:菜炒好了,才煮飯,等半個小時,米飯煮熟了,菜卻涼了。
?這只是一個做事情前后順序的問題嗎?不是。這是一個如何利用時間的問題。
?華羅庚教授在《統籌方法》一文中,曾舉過泡茶的例子:泡茶喝,但沒有開水;水壺、茶壺、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葉也有。接下來,怎么辦?
?方法一:洗水壺,灌水,放在火上;在等水燒開的同時,洗茶壺、茶杯,放茶葉;水燒開,泡茶喝。
?方法二:洗水壺、茶壺、茶杯,放茶葉;灌水,放在火上;水燒開,泡茶喝。
?方法三:洗水壺,灌水,放在火上;水燒開了,然后洗茶壺、茶杯,放茶葉,泡茶喝。
?哪種方法節省時間?顯然,第一種。
?同樣的,做一頓飯,想在最短時間內開飯,是不是可以先把米飯煮上,在等米飯煮熟的同時洗菜炒菜?是不是可以把蒸煮的菜先蒸著或煮著,同時弄別的菜?姜蔥蒜之類的佐料是一次切好還是做一個菜切一次?哪個菜先做哪個菜后做……
?炒菜做飯的過程,就是科學利用時間的過程。
?現在,我們回頭想想,買菜做飯是簡單小事嗎?不是!要提前計劃,要分類取舍;要考慮工具便利,要考慮方式適宜,要考慮空間使用合理;還要想辦法科學利用時間……可以說,這是一個周全、周到、周密的統籌規劃過程,是思維和智慧的力量。
?我們再想想:在學習中,在工作中,在大千世界,比買菜做飯更復雜更需要統籌規劃的事情難道還少嗎?
?常言道:“下得廚房,上得廳堂。”這樣看來,在小小廚房中,真還蘊藏著“上得廳堂”的大本領。
?讓我們先下得廚房,再上得廳堂!
選自網絡,有刪改。
⑴選文以買菜做飯的過程為例來闡述觀點。下面買菜做飯的各環節中,選文并未具體寫作的一個環節是( )
A.A B.B C.C D.D
⑵選文有泡茶的例子。若補充一個相同作用的事例,下列最合適的一個選項是( )
A.早上,把包子蒸上之后洗漱、換衣服,然后關火吃早餐、出門上學。
B.放學回家,先鍛煉身體,然后完成作業,最后整理書包、洗漱休息。
C.暑假期間自己動手整理書籍,根據書籍的內容和重要性分類擺放。
D.準備住校的行李,行李箱空間有限,根據物品大小和形狀合理擺放。
⑶在不改變原意、保持前后文連貫的前提下,請把文中劃線句改為反問句以引出下文、激發思考。
⑷在下面的辯論活動中,若你作為正方辯手要反駁對方。請先表明觀點,然后運用選文的內容闡述理由。
辯題:中小學生是否有必要做家務
反方辯手:我方認為中小學生沒必要做家務。因為學生要志存高遠,以后要做大事!而買菜做飯這種雞毛蒜皮的家務跟以后要做的大事沒有關系,所以沒必要做。
【答案】⑴B
⑵A
⑶其實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 28.示例:我方認為學生時代有必要做家務。因為家務勞動的過程,就是科學利用時間的過程。好習慣要從小開始養成,“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很多人好逸惡勞就是因為小時候忽視了家務勞動教育;適度的家務勞動不僅不會浪費學習時間,還會促進德育、智育和體育,從而有益于學習。
【解析】⑴本題考查文章詳略安排的理解。閱讀全文可知,文章④~⑨段詳寫了“列采購清單的過程”;⑩~?段較詳細地敘寫了“整理儲存的過程也要統籌規劃”;?~?段詳寫了“炒菜做飯的過程,就是科學利用時間的過程”這一內容。文章基本沒有寫“外出購物的過程”。故選B。
⑵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文章列舉泡茶的例子用的是統籌規劃的方法。
A.適合。在蒸包子的過程中,做了洗漱、換衣服等事情,運用了統籌規劃的方法;
B.不適合,這里運用的是程序順序;
C.不適合,這里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整理的;
D.不適合,這里按照事物的特點進行整理,不屬于統籌規劃;
故選A。
⑶本題考查句式的變化。把肯定句“其實就是很好的例子”改為反問句,需要在“其實”后面加入“不”字,然后在句末加上疑問詞“嗎”,句號改為問號。語句就變成:其實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
⑷本題考查觀點的表達。首先,明確自己的觀點,由反方辯手的觀點“我方認為中小學生沒必要做家務”可知,正方的觀點是“中小學生有必要做家務”;然后,從材料中尋找關鍵信息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證,如“現在,我們回頭想想,買菜做飯是簡單小事嗎?不是!要提前計劃,要分類取舍;要考慮工具便利,要考慮方式適宜,要考慮空間使用合理;還要想辦法科學利用時間……可以說,這是一個周全、周到、周密的統籌規劃過程,是思維和智慧的力量”“讓我們先下得廚房,再上得廳堂”等。最后按照“表明觀點——分析原因——總結觀點”的結構進行表述。答案是多元的,言之有理即可。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