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7-13 21:22:19
一、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1949-1956)--新民主主義國家
由私有制向單一公有制(計劃經濟)轉變
政權鞏固:
1、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1951
2、經濟上: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廢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3、軍事上:抗美援朝戰爭1950-1953年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一五計劃 1953-1957年
(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邁進)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憲法 1954年
3、三大改造 1953-1956年
(農業:農業生產合作社、手工業: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公私合營)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立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二、社會主義初步探索建設時期(1956-1976)
由單一公有制(計劃經濟)過渡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中共八大 1956年
(正確分析了當時中國的國情,落后的農業國想要建立先進的工業國,所以要進行工業化建設)
2、大躍進
(大煉鋼鐵)、(公社組織、缺點:過于平均主義)、(左傾錯誤)
3、文化大革命 1966-1976年
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至今)
由單一公有制(計劃經濟)過渡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改革開放
(1)農村經濟改革 1978年
內容: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產到田、分產到戶)
(2)城市經濟改革 1984年
中心環節:企業(簡政放權)
(3)對外開放 1980年
對外開放格局:到20世紀90年代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的過程
(定義:國家在宏觀調控的基礎上,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1)建立目標: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目標
(2)建成:21世紀初
3、21世紀初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歷程
(1)鄧小平理論--中共大五大(1997年)寫入黨章
(2)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中共十六大(2002年)寫入黨章
(3)胡錦濤--科學發展觀--中共十八大(2012年)寫入黨章
(4)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共十九大(2017年)寫入黨章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