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3中考沖刺經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如何高效利用中考沖刺20天?
查缺補漏,緊跟老師的節奏
第一輪復習中,同學們主要應按照老師的要求和節奏走,牢固掌握基礎知識,“讀薄”教材,同時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
同學們可以通過通讀、精讀,識記書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等,并從中概括出知識的前后聯系、區別,進而在自己的頭腦里形成知識的系統。所以這階段的復習是總結與提高和相輔相成的過程
專題細化,多問幾個為什么
同學們要多思、多問、多練。要明確專題的主題是什么,具體有哪幾類常規思路,對不同的問題,在應用思想方法上的共性和個性鑒別是什么,有哪些解法,最佳方法是什么。既要做到一題多解,訓練發散思維,又要做到多題一解,訓練收斂思維。
掌握方法,夯實基礎再提高
除了夯實基礎之外,復習方法也同樣重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如,如何掌握這些知識和如何克服自己的缺點等。
合理安排時間
學會調節和利用自己的生物鐘,注意休息,保證休息時間,不搞疲勞戰術。同時,適當參加運動,讓自己身體好,同時也能提高學習效率。此外,若復習時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建議同學向老師尋求幫助。
首先,要保持穩健的心態。在高中學習期間,焦慮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應對焦慮的最好辦法是短暫有度的放松或發泄,再加上加倍的努力和認真。唯有奮斗可以戰勝情緒內耗。自我懷疑也可能常伴我們左右。應該認識到高考的賽道上唯一可靠的路標只有自己,超過從前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勝利。而沒有努力會是白費,搞不懂的題型就多做幾遍,背不上的考點就多背幾次。笨鳥先飛或許是偽命題,但日積月累的努力總能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
其次,要尋找適合的方法。沒有最好的學習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切忌一味模仿他人,讓自己疲于奔命,而應該聽從老師建議,多與老師溝通,不斷調適,找到屬于自己的節奏。不過,有一些基本原則是共通的:
第一做好學習規劃,不留漏洞很重要。我習慣于用小本子記下自己的待辦事項,需要整理的筆記、亟待補齊的漏洞、老師強調的重點等,時時提醒自己,日清周結。這樣既可以記錄自己的學習軌跡,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緩解焦慮,也可以防止健忘癥,提高學習有效性。
第二合理分配時間,學科均衡很重要。高考的賽道上最可怕的事情是“瘸腿”。木桶定律告訴我們,一只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作為一個文科生,我把課余時間分成四份,兩份給數學,一份給地理,剩余一份給其他學科。如此安排,實際上是短板明顯之下的無奈之舉。但我深知,避短是揚長的前提,只有在短板上舍得花時間,同時在優勢學科上不自負、不敷衍,避短與揚長雙管齊下,總分才可能有質的飛躍。
第三不要好高騖遠,扎實基礎很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最后的時間里,務請再回首,回歸教材,扎扎實實掌握學科必備知識,完善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為核心的知識體系。科學處理作業,相信老師,立足課堂,拒絕無意義的盲目刷題,不任性鉆進牛角尖,不感性專攻難題。
最后,要正確對待高考情境。在考場上,一定要有“人難我難,我不怕難;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信念,相信自己的知識儲備,做題不糾結,輕易不改動,心無旁騖,不要考慮考試結果,只要認真細心地完成試卷,勝利終將屬于我們。
編輯推薦:
2022年全國各省市中考錄取分數線匯總
最新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線等
中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