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中考作文寫作指導知識推薦,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PART03.學論據(jù)運用
很多同學寫事實論據(jù)是為了湊字,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交代清楚,殊不知寫事例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人民日報》的事實論據(jù)總是言簡意賅,重在論述而不是羅列。
看得見民謠歌手一曲成名,更要看見他們十幾年如一日的不懈堅持。賈島錘字煉句精益求精,“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推敲”佳話永留后世。馮友蘭素以“不著急”聞名,一部《中國哲學史新編》的皇皇巨著,他80余歲動手,90多歲才宣告完成。——《“十年功”托舉“一分鐘”》
“心有高標,方可致遠。”文物保護也好,文化建設(shè)也好,最需冷靜審慎、長遠考慮,最忌大干快上、好大喜功、拍腦門決策。盲目地傍劇揚名,還只是近年來一些地方文化政績沖動的一個小縮影。從像孫悟空、西門慶這樣虛構(gòu)的小說人物被過度利用,到以“最大炒飯”“最大月餅”等世界吉尼斯紀錄為噱頭拉升城市關(guān)注,浮躁、庸俗、功利、短視等問題讓文化政績的泡沫越吹越大。許多真正記錄著城市變遷和文明歷史的古建筑,卻被摧毀在無情的推土機下。倘若假古跡遍布中華各地,俗文化充斥時代心靈,我們所期待的文化振興豈不是要大打折扣?——《莫讓浮躁侵染了文化“瑯琊榜”》
運用反面事例論證:
1930年代,孔祥熙已是國民政府炙手可熱的人物,聽聞山東曲阜要重修族譜——《孔子世家譜》,欣然資助1000大洋,結(jié)果他這個山西人生生被寫進了孔家族譜里,赫然成了“大成至圣先師”的第75代孫。姓朱的就攀扯為朱熹的后代,姓李的就說自己是李唐貴胄,不勝枚舉,瞎攀親戚、丑態(tài)百出。——《別讓尋根問祖成為攀附權(quán)貴的鬧劇》
人物事例拼盤: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yīng)求萬世名。個體立于天地之間,是汲汲于一時之得失、蠅頭之名利,還是著眼崇高目標、思慮公共利益,最能彰顯個人的思想情操。楊善洲“只要生命不結(jié)束,服務(wù)人民不停止”,最終,“創(chuàng)造資產(chǎn)幾個億,分文不取樂悠悠”的民謠至今還在云南保山流傳。廖俊波“幫老百姓干活、保障群眾利益,怎么干都不過分”,結(jié)果,當?shù)匾晃焕先嗽陂T楣貼上“俊波您好”的橫批,以表達對這位辦實事的縣委書記的感激之情。時間不語,卻能銘刻實績與作為。將愛民之情存乎心、為民之責踐于行,一個人自會贏得好名聲。——《何須“自炫求名”》
器成還須久為功,卓越從來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關(guān)鍵。季羨林先生曾描述他在北大種蓮的經(jīng)歷,幾顆蓮子經(jīng)過兩年扎根池底的力量積蓄,終于在第三年“長出了幾個圓圓的綠葉”,并在第四年“蔓延得遮蔽了半個池塘”,綻放出“紅艷耀目的荷花”。——《器成還須久為功》
編輯推薦:
2022年全國各省市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匯總
最新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shù)線等
中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中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