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2年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小說答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小說三要素
1.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
2.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聲)
3.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情節各部分的作用:
A.開端: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B.發展:刻畫人物,反映性格。
C.高潮:表現沖突,揭示主題。
D.結局: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情節的總的作用:使小說變得豐富、生動、曲折,可以強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題和增強藝術感染力。
二、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
A.敘述:對人物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所作的交待、陳述。
作用:可以把描寫的各個方面聯成一體,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加深讀者對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議論文中,作為事實論據,用來證明論點。
例1:他走了。
例2:我們爬上了山。
B.描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的描繪與刻畫。
作用:能實現文學形象的具體性生動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
例2、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探照燈的光帶,透過飄飛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發由某種媒介觸發起來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強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種表現手法。
作用:表達作者強烈的某種主觀感情。起到渲染環境氣氛,強調人物性格品質,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讀者的共鳴,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濃烈):
例1:《最后一課》中:啊,那些壞家伙,他們貼在鎮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語課!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