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1-09-16 11:58:27
綠色的潮,從天邊接連地翻涌過來,東風平等地吹過每一株稻,將莖葉翻弄成很精神的樣子。
不同于那稻田,在被魚塘遠隔的小小禾塘里,長著叢生的稗子。
不能說是種,說成是農人把它移到這廢塘里更適當,它們擠擠挨挨地靠著彼此,不像那邊的水稻分明排列。這定是小人了,被農人厭的、偷養料的小人。
但小人攢聚處,春風依然拂過,把這些稗也吹得抖擻而軒昂。
稗者,禾卑也。似稻非稻,是惡性雜草。或曰:“敗家子”中“敗”,即出自“稗”。足見其惡。
又查農書,稗與稻同源,因人類影響,一者成稻。一者成稗,稻服人馴,成天下口糧,被歌功頌德;稗性驕傲,成萬人唾棄,人人喊拔。
這一說來,稗子溯源竟有些悲情。
看魚塘的師傅一溜兒跑出,打出塘底淤泥,竟澆了幾鏟給這稗子!問是何故,說:“這稗米、稗花,養的魚好!”
再查此事,書云,稗子麩質含量較水稻更高,益于養魚禽畜,若養魚,則魚肥而美。我不覺驚呼。
稗轉眼變得高而偉岸,憑它桀驁不羈,憑它養魚可肥美,憑它雜然群聚。
稗直立起來,仰對春風。似說:“吾非禾卑,非小人,非佞賊,唯吾傲骨,留于天地,汝凡人碌眼不見,只此春風漁人識得!”
春風笑而不語,仍舊賣力地吹。
我欣然地鼓掌。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物競天擇,每個生命都有生存的夢想,千萬年演化,機遇均等地鋪開。
自然如此,于人亦然。
渾圓的地球沒有死角,東風總會吹至,多少年寒窗,機遇總會來。
不必自謙畏縮,站起身來,同被這春風發現、孑然傲對世人的稗子,向從前的稻蔭喊一句:
“東風,為我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