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0-07-13 10:28:01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0年重慶中考語文真題解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0年語文中考命題嚴格遵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重慶市2020年初中學業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試語文命題指要》,在準確研判今年“疫情”影響下的教情、學情、考情的基礎上,本著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以及增強試題基礎性、應用性、開放性的原則,堅持為學生未來發展培養語文智慧的導向,開展本次命題工作。
此次試題有如下特點:
①堅持立德樹人,關注人格培育
試題充分體現新時代立德樹人的要求,讓學生在讀文答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受到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熏陶感染,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②堅持學科本質,關注核心素養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語文學科的題中之義。本次試題著力于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等核心素養方面的考查。
在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方面,一是著力于情境中的運用。如兩套試題“綜合性學習”中的“誠信”采訪、打電話邀請非遺傳承人作講座等題目,都植根于真實的生活語文運用場景。此外,有一套題的第4小題將“附和”一詞置于四個真實的語言情境之中,讓學生去判斷詞語運用的正誤。這些都是生活語用的典型。
③直擊社會熱點,貼近時代生活
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當緊扣時代脈搏,回應社會熱點。這一點主要體現在試題選材上。本次試題選材鮮活豐富,處處洋溢著生活文化氣息。其中一套試題的實用類文本的閱讀,關注部分中學生的心理情緒,以積極心理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紓解新冠病毒帶來的負面心理的影響,回應了生活現實,也指向于學生未來的人格建構。
另一套試題的實用類文本閱讀則選取了一組“人工智能改變生活”的材料,既與日常生活接軌又直擊科技前沿,憧憬未來人工智能下的生活,豐富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④注重學考導向,關注教材知能
中考,既有學業水平考試和升學選拔功能,也有教學導向功能。本次考試除了堅持了傳統的字音、字形、詞語積累、古詩文積累和文言文閱讀來自教材的命題思路,還擴大了教材內容的考查力度。
試卷聚焦學生的思維過程
關注傳統文化,彰顯“以文化人”
解讀者:沙坪壩區教師進修學院高級教師 謝芳
2020年重慶市中考語文試題A、B卷保持穩健作風,在試卷結構、考點分布上與2019年大體保持一致, 堅守中又體現創新。兩套試卷均以《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 為綱,以“立德樹人”為價值引領,寓價值觀引導于語文核心素養考查中,在豐富的言語實踐和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體現了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讓學生精神成長與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同頻共振。
針對今年的特殊疫情,試題從語言材料、情境創設,命題設計等多角度演繹著在困難中“成長”這一關鍵詞,讓學生在多重對話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名著閱讀《簡·愛》中,檢視女主人公簡愛的成長,童年簡愛在他人身上獲取向陽生長的力量,成年簡愛在離開與回歸中感受尊嚴與愛的力量。實用類文本閱讀以“調控負面情緒”為話題,在疫情背景與青少年現實生活的無縫對接中,關注青春期中學生的心靈成長。命題作文“歷練”讓學生反思經歷世事后獲得的鍛煉和成長。命題作文“絆·伴”讓學生關注成長路上的“磕絆”與“陪伴”。實用類文本閱讀“人工智能”指引學生理性看待未來的生活,時代氣息濃郁。
試卷關注傳統文化,彰顯“以文化人”。同時聚焦學生的真實閱讀,通過對不同類型文本的把握,全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學類文本閱讀,充分發掘小說的獨特價值,從明暗線索、人物形象、小說情節安排、小說主旨、小說結尾等角度精巧設題,引導學生進入豐富獨特的文本空間,有效考查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賞,實現文學文本的審美價值的考查。
試卷聚焦學生的思維過程,通過巧妙設題消除所謂“套路”對學生思維的束縛,導向學生思維品質的考查。今年不少試題擺脫概念化的提煉和公式化的表述,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切細致的體驗和精準的分析探究。兩套試卷中的綜合性學習均來源于教材,但又有拓展創新。這對教師更好的理解教材、運用教材起著良好的導向作用。
相關推薦:
2020年全國各省市中考真題及答案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