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8-25 10:18:15
柳青是我國著名作家,他經常深入社會,深入農村搜集寫作素材。一次,他寫一個潑婦罵街的情節,由于沒有真情實感,寫了好幾次,都不成功,讀給群眾聽,他們個個搖搖頭。于是他下到農村,聽說村里有個婦女非常能罵街,什么穢言污語都罵得出,他想讓這位婦女“表演”一下。
這天,剛好那個婦女收工從柳青門前經過,他裝著若無其的樣子,把早已準備好的一臉盆水潑到那個婦女身上,轉身屋去了。那個婦女暴跳如雷,撒潑罵街,穢言污語,把柳青得狗血噴頭。有了這次親身體會,他筆下的潑婦形象就寫得栩栩如生。
這個奇聞趣事對我們寫作頗有啟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文章缺乏素材是不行的。這正如蠶不吃桑葉吐不出絲,蜜蜂不采百花釀不出蜜。茅盾說:“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枝鉛筆和一本草稿簿;無論到哪里,你要豎起耳朵,睜開眼睛,像哨兵似的警察,把你所見所聞隨時記下來。”由此可見,寫文章之前要善于積累素材。浩瀚的海洋來自涓涓細流,廣博的知識全憑日積月累。“生活是創造的源泉”,處處留心皆學問。有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何愁寫不好文章?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