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6-15 17:22:57
【寫作指導】
寫記敘文,“風箏”一般指人,例如子女、學生、單位員工、國家公民、各族群眾等,相對而言,“牽線人”是父母、老師、單位負責人、黨和國家領導人等。放風箏,目的是讓風箏飛向天空,自由飄舞,展現其獨特的美姿。風箏在享受翱翔歡樂時切莫忘記有長線牽引,長線對風箏的起飛、上升、飛舞和降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長線斷了,風箏必然會墜落。因此,風箏要自覺接受長線的牽引和約束,切不可得意忘形,我行我素,掙脫牽線人的掌控。當然,天空是風箏大顯身手、施展才華的大舞臺,風箏應該珍視這片英雄用武之“天”。對于牽線人來說,要善于放線和收線,不放線風箏飛不上天,不收線風箏會迷失方向,發生事故,只有掌控適度,收放自如,風箏才能“扶搖直上九萬里”。大膽地放,合理地放,放中有收,收中有放,收放都符合客觀規律,這是科學,也是藝術。放風箏如此,養育孩子、教育學生、管理員工、處理民族關系、治理國家大事,以及如何處世為人、成就事業等,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記敘文重在記事寫人,風箏與線的哲理要通過典型新鮮的事例來表現,要讓事實說話,要以人物為主,而將思想意蘊寓于其中,讓讀者讀而思之,獲得啟迪和愉悅。
這個題目更適合寫議論文,議論的重點在于聯系實際闡述“風箏與線”的辯證關系。風箏憑借線的牽引和風的托力,才能飛上藍天,自由翱翔,風箏風光時不可忘了線的功勞,同時也要接納線的約束。青少年是“風箏”,牽線人是父母、教師,大而言之是黨和國家。“風箏”對“線”應懷有感恩之心,并在他們的培養教育下茁壯成長,展翅高飛。牽線人要掌握放飛規律,既放長線,讓風箏鵬程萬里,又適時收線,防止斷線和纏繞外物。就風箏自身而言,不完全是被動者,而要在一定的約束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遼闊的天空中綻放精彩。寫好議論文的關鍵是確立正確而鮮明的中心論點。“風箏和線”是論題,論點要用判斷句的形式來表達。例如:
1.讓“風箏和線”傳遞正能量
2.“放風箏”要善于放和收
3.掌握“風箏和線”的辯證法
4.“風箏”必須接受“線”的牽引
5.在“線”的約束中“飛得更高”
6.放飛“風箏”,謹防“斷線”
7.“風箏”心中要有那根“線”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