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11-19 16:16:39
3.體會語境擬題
如:根據下面提供的文章開頭,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進行適當的議論。要求自擬題目:
一根拐杖堅定地支撐著在狂風中搖曳的小樹,于是小樹頂住了狂風的襲擊,恢復了生機……
很明顯,在這個開頭具體的語境中,拐杖和小樹都是比喻。"拐杖"比喻堅強有力的支持,"小樹"比喻在困難中的新生的力量,只有體會到了這一點,才能開始擬題和作文。
4.提煉觀點擬題
對于材料、看圖畫寫讀后感的自由擬題作文,都得先耐心審讀材料,再反復提煉觀點,斟酌之后擬定題目。
如下面一段材料:
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新婚時竟拒絕父親為她多置家具。她的婚室里只有一張木桌,兩把椅子。這在一般人看來,是太寒酸了。然而,她有她的"理論":家具多了,得擦洗、撣刷,她沒有這個工夫。原來,她把"工夫"全用在實驗室里。她發現了一種新元素"鐳",她一連45個月不舍晝夜,從兩千多噸礦石、水和藥品中提煉出1克純"鐳",從此,她的"鐳的母親"的榮耀稱號傳遍了全世界。
這段材料的核心是居里夫人全力以赴進行科研,終于取得光輝的成就。就此我們可以提煉出"科研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有得必有失"、"要耐得住寂寞"、"為科研節約每一分鐘"等等觀點,然后再進行擬題。
人們常說,題好一半文,還說:"標題是文章的眼晴"。從語言的角度講,不管其擬題的思路如何,擬出的題目還要講究語言文字美,講究結構美,要在"小、巧、新、美"上下點功夫。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