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3-15 18:29:12
(3)規范招生行為。嚴格執行省教育廳核定下達的招生計劃。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自主招生,原則上在本地區范圍內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學生,推動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普通高中學校自主招生具體辦法和招生程序,主動向社會公開,并報省教育廳備案。嚴格控制自主招生學校數量,招生比例控制在招生學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5%以內。招收體育、藝術等特長生的普通高中,須經省教育廳批準并按照批復進行招生。
(4)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特殊群體在當地參加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的政策措施。各市(州)要進一步落實《居住證暫行條例》、《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黔府發〔2015〕16號)以及《省人民政府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黔府發〔2017〕13號),妥善做好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參加升學考試工作,保障隨遷子女參加中考和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權利。要制定具體措施,為殘疾學生參加中考提供合理便利。
(四)加強考試招生管理
各市(州)要按照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要求,根據區域內學校布局、適宜的學校規模和班額以及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原則,核定招生計劃并嚴格執行。公辦普通高中在本地范圍內招生,嚴禁違規跨區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惡性競爭,維護正常的招生秩序。省教育廳將清理和規范加分項目和分值,嚴格控制加分項目,取消體育、藝術等學生加分項目,相關特長和表現等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地方實際保留的加分項目,嚴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公示制度。
(五)有序推進改革試點
2018年在貴陽市、遵義市二個市,從秋季入學的七年級學生開始實施改革試點工作,實行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重點從改革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計分科目、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錄取重要參考等方面進行探索實踐。
1.改革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計分科目。試點市根據本地區實際,在省確定的八科計分科目基礎上,可再增加計分科目,具體考試形式和分值由各市(州)自行確定。
2.探索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使用辦法。試點市要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中階段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
3.分布推進試點。按照“統籌規劃、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鼓勵其他市(州)在2019年、2020年提前進入改革試點;2021年從秋季入學的七年級學生開始全面實施。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市(州)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本地區改革工作的統籌規劃,準確把握改革的工作要求,明確部門職責,抓好各項工作落實。要建立有效工作機制,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具體的招生改革實施方案,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確保改革穩妥積極推進。貴陽市、遵義市二個試點市須于2017年12月底前將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報教育廳備案,要為全省推進改革探索有效經驗。其他市(州)應積極學習借鑒試點市(州)經驗做法,提前做好改革準備,于2018年6月底前將改革實施方案報教育廳備案。
(二)深化教學改革
各市(州)要嚴格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各門課程,嚴禁壓縮綜合實踐活動、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課程的課時。加強初中學校校長和教師培訓,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切實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師資配備、設施設備等方面的條件保障,滿足正常教學需要。
(三)提升保障能力
各市(州)要確保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所需的設備和經費,加強考試機構、考務組織、招生錄取等方面基本條件建設,保障初中學校實驗室、體育器材等設施設備的投入和使用。強化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題庫建設,開展試卷評估和分析,提升考試命題的質量和水平。嚴格對試卷命題、印制、運送等環節的保密要求,確保試題試卷安全。探索建立區域內統一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臺。
(四)堅持陽光招生
全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統一報名時間、統一考試時間。各市(州)統一命題、統一組織實施、統一網上閱卷、統一時間段網上錄取。各市(州)要規范高中招生行為,堅持陽光招生。完善考試招生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考試招生政策、招生計劃、錄取結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學校和社會的監督。完善違紀舉報和申訴受理機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和招生錄取等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
(五)營造輿論氛圍
各市(州)要加大對改革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力度,及時回應學生、家長和社會關切,加強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和中等職業學校免費等惠民政策的宣傳,使學校、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準確了解相關政策規定,凝聚改革共識,為推進我省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營造良好的輿論和社會環境。
本實施意見從2018年秋季開始在試點地區實施,試點以外的其他地區,繼續按照現行的招生錄取方式進行。2021年在全省全面實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