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9-22 17:23:12
第二,“偽學霸”沒有真實的能力
留美學者薛涌說了一個例子:一個孩子,英語在全國競賽中拿了獎,還是學校的數學、物理等競賽隊中的主力,運動能力突出,典型的全面發展式人才。本以為,這種超常的孩子,在學校的日子不會太難。畢竟,家庭作業是小菜一碟,隨便對付一下照樣鶴立雞群,能夠拿出時間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但是,今秋開始了初中的最后一年,學校開足馬進行考高中沖刺,結果連這樣的孩子也受不了了。
這孩子天生喜歡讀書,每分鐘恨不得都花在書上,沒有偷懶的問題。但是,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對他也不放過,逼著他一遍一遍地刷題。用他母親的話來說:這種大規模、高密度的刷題,不是讓孩子思想,而是讓孩子不思想。目的是把天下的題型做遍,對每個題都能建立一種條件反射,閉著眼睛都能做對。老師還特別反對孩子思想。因為思想是一種精神探險。學校要的是保險。不管你多聰明,只要一思想,就可能犯錯誤,就可能丟分數。所以要象訓狗那樣,用條件反射替代思想。
結果呢,很多這樣訓練出來的“高分學霸”,不會閱讀和分析、不會自由寫作、不會做研究,不會開拓什么學術領域,只會做題、做題。我本人就是一個受害者,靠幾年的題海戰術考上大學,結果上了大學好久了,還是象傻叉一樣什么都不會,就知道做題,甚至做題都做不好,也不知道未來人生路怎么規劃,錯失了好多好多機會,心都會在泣血啊。
但是,不刷題,不搞題海戰,又怎么能在中考、高考中考得高分呢?
我能想到的辦法,是四個字:“超綱學習”。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你學完代數,再回去看四則運算,覺得好簡單啊;當你考完四六級,再回去看高考英語,覺得好簡單啊;任何一個初中二年級學生,再回去看小學的各種科目,當時覺得難得不得了的知識,都是不可置信地覺得簡單啊。
總之,大腦似乎有個階梯式學習適應過程,與其在下一個臺階拼命掙扎,重復刷題,還不如上一個臺階再下看呢。
這其實跟負重訓練有點共通的道理,與其你每天舉輕飄飄的杠鈴幾百次,還不如加重量到接近極限,然后舉十幾次也許更有效呢。
所以我實在是想不通,那些初中老師為什么要逼著孩子一遍一遍刷那些初中水平的考題?如果真的學有余力,為什么不開始學習高中階段的知識呢?須知,初中和高中階段的知識,其實是緊密相連的,把高中知識掌握了,再回頭看初中的考題,其實也是簡單得要命,最后呢,最多在考前刷幾個星期的題,就足夠了,為什么要刷上一年呢?
所以我在想,假如到時候我家孩子在初中若是遇到這個情況,還真不如回家自學一年呢。至于學校那兒,我不給你們學校拖后腿就行了,大不了開個長期病假什么的,回來照樣全A通過中考就行了,不好嗎?
我就不相信了:一個輕松通過大學四六級考試的孩子,會害怕中考英語嗎?一個博覽群書寫得一手好文章的孩子,會害怕中考語文嗎?或者,一個使用互聯網學完微積分的孩子,會害怕中考數學嗎?
將來,隨著“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想找什么樣的優秀老師和優秀課程,在網上都可以找得到,只要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求知欲望,真正的學霸,也許真的不需要學校了,更不需要接受學校的摧殘。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