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5-12-22 11:37:10
當了爸媽后終于可以監(jiān)督孩子寫作業(yè),自己不用做作業(yè)了?別高興得太早!南海一所實驗學校的家長近日收到一份“家長作業(yè)”,除了要答試卷外,還要寫讀后感。
盡管做作業(yè)已疏遠多年,但家長們絲毫不敢怠慢,不懂的題除了求助朋友、請教“專家”外,還有人“想請孩子代筆”。
對此,校方解釋,布置“作業(yè)”的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學習好相關(guān)的知識,同時也鼓勵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增進親子間感情。
新鮮
爸媽還要做試卷
家庭作業(yè)真犯難
“沒想到當了家長,還要做家庭作業(yè)……”近日南海一所實驗學校初一的家長鄧女士在朋友圈上曬出一張試卷稱,這是學校給家長布置的家庭作業(yè)。
“家長也有家庭作業(yè)?不會是幫孩子做作業(yè)吧?”面對朋友的疑問,鄧女士解釋稱,該份試卷家長和學生各收到一份,學生和家長各做各的,內(nèi)容各不相同,因此確實是學校老師“給家長布置的作業(yè)”。
記者從該份名為“初中學生(家長)法理素養(yǎng)知識普及測試試題”的卷子上見到,這份需要由家長答題的“家庭作業(yè)”一共有四頁,包括“判斷題”和“選擇題”兩種類型,滿分為100分,并注明測試時間為45分鐘,所考察的題目都是日常相關(guān)的生活常識,比如判斷題:“兩輪摩托車只允許后座位置搭載1人”。又比如選擇題:“中小學校園周邊多少米范圍內(nèi)不得設(shè)立網(wǎng)吧。”
記者了解到,這份卷子并非是家長們唯一一份家庭作業(yè)。“學校還布置了家長在這個學期第17周之前要閱讀世界名著,寫1000字的讀后感交上去。”該家長稱,為了寫好讀后感,近期家長都在相互推薦好書。
家長
不敢怠慢 擔心分低影響印象
“好久沒做卷子了,感覺有點抓狂。”有家長笑稱,本以為工作以后就“逃離”了作業(yè)和考試,沒想到如今還做作業(yè)。“孩子班上的家長也有在群里求答案的,畢竟是開卷考試,可以查資料,倒也不難,只是家長們都不敢怠慢。”該名家長稱,孩子所在班級是重點班,家長對學生學習都非常重視,“如果沒拿個滿分,都怕影響老師對孩子和家長的印象,所以每條題都是仔細回答的,不懂的甚至直接打電話問律師朋友。”
“也有好久沒寫過東西的家長感到頭痛。有人甚至打趣說要請孩子代筆。”有家長表示。
對于給家長布置“家庭作業(yè)”的做法,大多數(shù)家長表示理解和支持。“之前在家里往往是孩子在做作業(yè)或者讀書,在旁邊督促的家長反而在玩手機或者看電視,難以養(yǎng)成學習的氛圍,其實家長做得是不夠的。”南海家長姚女士表示,以考試的方式給家長布置適當?shù)募彝プ鳂I(yè),也可以幫助家長自身“充電”。
不過也有家長擔心,學校如果布置的“家長作業(yè)”太多或者太難,家長會疲于應對。“畢竟平時工作已經(jīng)夠忙了,回家還要做作業(yè),想想都有點頭痛。”羅先生表示,給家長教育的辦法有很多種,不一定拘泥于書面作業(yè)的形式,可以多想一些其他的活動或者形式。
校方
目的是讓家長做表率 促進親子交流
為何校方要給家長布置家庭作業(yè)?該校黃校長昨日告訴記者,家長所做的這份試卷是區(qū)教育部門布置給全區(qū)學校家長的。“試卷做完后由各班的老師回收,雖然說沒有分數(shù)限制,也不會公布卷面的分數(shù),但要抽樣10%送到上級教育部門,作為學校開展法理知識測評的一個指標。”黃校長稱,因此老師也建議家長要認真作答。
“而家長要寫讀后感是學校讀書節(jié)的活動。”黃校長稱,該校讀書節(jié)要求學生和家長同讀一本世界名著,目的是促進家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現(xiàn)在很多家長一年也不一定會讀一本書,我們想通過布置讀后感,讓家長能夠靜下心來和孩子有一個閱讀的時間,也讓家長和孩子有共同的話題。”
“其實一年下來家長需要做的‘作業(yè)’也不會很多,負擔并不重。”校方負責人稱,給家長布置作業(yè),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學生帶動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積極性。
“以前說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但常常家庭教育脫節(jié)了,如今學校更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畢竟如果連家長自身的知識都沒有學好,在家里無法做出表率的話,如何去教育孩子?”
這到底是給誰的家庭作業(yè)……
延伸
不忍孩子太失落 幼兒園親子作業(yè)也“拼爹”
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在各個學段中,要數(shù)幼兒園階段家長的“作業(yè)負擔”最重。
孩子在讀幼兒園的盧先生稱,如今各個幼兒園最流行給家長布置大大小小的“親子作業(yè)”,但問題是這些所謂“親子作業(yè)”,學生根本做不了,很多時候完全是由家長“一手包辦”,每逢布置了這類作業(yè)的時候就變成了“拼爹”、“拼媽”的時候。
“前段時間,我們做了個南瓜燈給孩子帶回幼兒園。”盧先生吐槽稱,孩子讀幼兒園三年,大大小小的親子手工作業(yè)布置不下數(shù)十次,基本每兩周就會有一次。“像制作手抄報、做航模這些,都是入門級的。”盧先生稱,試過花了整整一周時間做出了一輛自己發(fā)動的坦克車,還有花了三天時間做了一整套紙質(zhì)的潮流服裝,上面粘有各種閃亮的小紙片。
“其實很多時候還是要面子。”有家長坦承,也想著應付了事,但每次老師都會在課堂上公開展示這些“家庭作業(yè)”,實在不忍心看到孩子失落,于是每次孩子做出來的作品不滿意時,只能自己動手重做。
家長別代勞
孩子別太累
“家長還是要改變心態(tài)。”禪城有公辦幼兒園園長表示,這一類的“親子作業(yè)”是為了讓家長與孩子交流溝通,融洽感情。但在制作的過程中,家長代勞容易使孩子學會依賴,妨礙孩子的思考和探索,因此家長要學會放手,充分發(fā)揮孩子的自主性,孩子才會去動腦筋琢磨、想辦法解決問題。
該園長表示,親子作業(yè)應該實用、適量、適度,不要超出孩子的操作范圍。
“老師在展現(xiàn)和點評這些手工作業(yè)時,也應該發(fā)掘這些作業(yè)的長處和閃光點,不能一味只是以好看或者不好看作為標準,重要的是孩子和家長在共同制作的過程中,慢慢改變家長的誤區(qū),進行正確的引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