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全國站 作者:狀狀媽777 2015-12-21 16:49:56
一等重要:7歲以前,這是發展最快,教育效果最佳的時期。古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生的基本傾向,在此階段形成。這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這個時期,教師對他們的影響最大,基本上可以說是“終身影響”,他們幾乎是完全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育思想。家長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老師說什么學生基本上通通信奉,即使是明顯錯了。他們反對家長的話經常就是“老師說的”。可以看出:此階段教師的好壞,是孩子一生教育成敗的關鍵期。
二等重要:7-13歲,這是教育和行為習慣養成時期,也是學習能力的形成時期,同時也是大腦最后完成的時期。13歲大腦發育完成,新語言能力基本封閉。這個時候,教師的作用也很大,孩子們也非常需要教師。
三等重要:13-18歲。反抗期:開始質疑和思考。教師的地位變為輔助性,如果過于強制教育,反而帶來厭學的反效果。這個時期的教師只能采取引導性質的教學策略。對于教學效果不能寄以根本希望,只能設法引導,教學效果好壞關鍵是學生的自主決策。這時期的教師,最好是心理專家,才能針對性地引導教學,絕對不能強行壓制和灌輸知識。如果自己愿意學,根本不需要老師就可以學好,成績突飛猛進很容易。我認識一個成績平平的男孩,因為14歲時喜歡上一個成績好的女孩,覺得要配得上她,結果一年不到,結果成為全校的學習標兵。這充分說明:這階段的老師還沒有一個小女孩更有“教育水平”。可中國家長和教師都普遍不懂這一點,所以該階段出現大量的“問題學生”。
四等重要:18歲以后。獨立和自我教育期。自我教育的概念,不是不需要老師,而是老師處于完全輔助的地位,應該是被學生自主選擇,服從于解決學生自主教育的目標。這個時候,老師的好壞對學生的影響不是特別大,因為發現老師不好,或者老師很好但學生不喜歡,他們會采取自己的方法來應付,不會因此而受老師的不良控制和影響。他們會自主決定換老師,換學校,換專業,包括自學來解決學習的問題。但是前面三個階段就不行,特別是第一個階段,老師幾乎就是“教育主宰”,“教育之神”,學生根本就不能離開老師。錯過這一階段的教育,一輩子都補不過來。
好了:我們發現,中國教育把被教育者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階段,交給了這個體系教育出來的最差的畢業生來教:很多跟我同齡的小學和幼兒教師,當年連大學的門都摸不著,連師范專科學校都上不了。所以我說他們是連靶子都打不上的射手。他們只能上壞高中,或者讀個中專,如中師,幼師,他們甚至不是很能適應社會的人,有個國家的權威調查表明,小學老師的心理健康障礙檢出率是54%,好像是心理障礙最高的一個群體。他們選擇當教師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什么崇高的教育理想。因為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根本就沒有什么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也不高,只相當于普通的打工仔,甚至還低一些。因此他們幾乎都是迫于無奈,為了謀個飯碗而把當老師作為一個過日子的手段。
作為人,他們應該都是值得尊重的,我這里沒有貶低他們的意思。不過作為學習者來說,他們實在不是好的學習者。他們在校期間學習雖然也算努力刻苦,但由于學習方法問題,或者腦子不開竅,總是得不到好成績。因此他們一貫把學習認為是很“辛苦”的,因為他們只擅于用最笨的方法來學習。把簡單的事情變復雜,把容易的事情變困難,把說得清楚的事情變得說不清楚,就是這種人的特點。所以,我們的孩子為什么學得那么苦?學得那么笨?老師教的。誰讓我們特別選擇這些連大學都考不上的畢業生來“培養人才”?
今日學堂的學生被報社當作“神童”多次報道的原因,僅是因為他們的老師還算“正常”而已,都是武大等高校的優等生,教這些孩子自然輕松自如。只是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正常”的概念是什么了,所以我們居然變得“超常”了。可知這社會是多么的變態。
舉兩個真人實例來說明這個問題:我當年高中時,我父親有一個得意門生,學習異常刻苦努力,對我父親說:張健柏上課不專心,下課也不努力,晚上也不加班學習,老看課外書,從來沒看見我“勤奮學習”過,平時成績也不如他。我偏偏就是大考的時候運氣很不錯,考分比她高多了,覺得有點奇怪。這個學生考大學的時候勉強上線,只能讀一個師范專科學校,而我(不專心學習)卻高出當年錄取線100分(總分五百),從這里可知差距如何。她畢業后教高中生去了,現在還是學校的優秀教師和主力骨干,倍受重視。好像收入比武大給我的還要高一倍,這很好,應該的,她比我辛苦多了。另外我初中一個班長,平時學習刻苦異常,“成績”也不錯,可連高中也沒考取。這種畢業生教小學絕對夠格的。而且相信他們做老師一定兢兢業業,比我教學要用功得多。而且他們當然也會要求學生像她們一樣學習,絕對不會,也不懂得怎樣教學生像我一樣輕松學習,又心情愉快,學得又多,考試又好。反而我這種“不老實,不用功,不好好做作業”的學生,假如今天進了他們的班上,一定是問題學生,會被這些老同學整死的。
我們這里抽空看看日本的中小學教育體系的運作原理。他們政策規定:大學畢業生到中小學教書,起點薪資比到企業和當公務員高10%。以后提級的速度也快一些。在相對平均主義的日本,高10%是一個很優厚的條件,而且別人這個社會上也很尊重教師。日本為什么比我們強?一個小小的島國為什么比我們這個龐大的國家更富裕?這就是“秘密”,公開的秘密。我們教育缺錢,有一點錢還往水里扔。2004年公款吃喝統計數字3700億元,公款出國旅游2000億,居然還好意思叫“沒錢投資教育”,“窮國辦大教育”。根本上就是不重視教育,怪不得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氣憤不已,批評中國的教育政策,還不如窮國烏干達對教育的投入高。這種消息,國內中央電視臺怎么不好好報道?現在我們好像還有不少“人才”可用的原因,這些不錯的學生是教育體系的功勞還是自己長出來的,明眼人都知道。中國現在是享受“人口紅利”的時期,我們的“經濟起飛”實際上是在吃下一代人的糧食。中國馬上進入人口萎縮期和老齡化社會,真正的危機馬上就要開始了。這個危機,足可以在20年內葬送未來中國和民族的國運,連百姓吃肉都關心的英明領袖們難道連這都看不清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