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02 11:22:42
拜年:短信成為最佳主角,一路見證高科技發展
世紀初,人們還在用呼機和電話拜年,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飯,呼機此起彼伏,特別是到了午夜0點,呼機響成一片,甚為壯觀。2002年開始,人們改打手機,連春節晚會的節目都以此為題編寫歌曲:喂,你在哪呢?吃飯了嗎?新年快樂!
而到了2003年和2004年,手機電話幾乎被短信代替,編寫一條祝福用語,可以一股腦發給30個對象,痛快又方便,祝福的話也成了批發是的,在網上可以找到幾條上百條"范本",你可勁兒地挑:給情人的、給老人的、給朋友的;搞笑的、深情地、古典的、現代的……短信拜年成了城市上空一道看不見的風景,2004年一家通訊公司的春節拜年短信收入達到上億人民幣,人稱"拜年經濟"。
“美國在線”全資子公司"特捷通訊"2004年12月公布了針對中國手機短信用戶使用的全國性調查結果。發現近九成國人用短信向親友拜年。
年樂:自助游、回鄉下、去歐洲
利用春節長假旅游造成風氣,但是出游的內容卻在悄然變化,從一開始的國內旅游海南熱、蘇杭熱,到上個世紀末的東南亞熱,發展到2000年以后,人們開始對旅游走入理性,尋求真正的視覺和感官享受。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人考慮去歐洲、澳洲、非洲等地旅游;一部分年輕人則傾向于自己開車去進行"自助游",自由自在,愿意上哪上哪,一路走幾個省市,一邊欣賞風光,一邊拜見多年不見的朋友,其樂融融。還有一部分中老年人,開始考慮找一個鄉下的地方--老家、親戚家、朋友處、當年下鄉的插隊地點,去住一陣子,體會鄉村的寧靜和下鄉過年的古樸,讓身心都得到放松。
在家過年,新舊合成的過年方式
新世紀的春節,增加了一群新的人群,那就是睡覺族,因為平時工作繁忙、壓力大,而春節可以痛痛快快睡上一個禮拜。
打麻將,已經基本上被正名,只要不賭錢,大家游戲,鍛煉腦筋,沒什么不好,很多的中國人在春節時候和家人一起打麻將、敘家常,這種游戲已經深入家庭。
而利用春節做社交活動,老同學老同事聚會,亦是新世紀承襲下來的春節內容。
看國際性的演出,是在家過年的人一個好去處。賀歲片、歐美大片、芭蕾舞、音樂劇、環球頂級魔術、通俗歌星個人演唱會,演出市場也隨著時代的變化在逐步演變,更多的國際性演出來到中國,為中哦古老的春節添上了絢麗的現代色彩。
穿唐裝:反古懷舊的春節包裝
穿中式的唐裝已經成為21世界春節的特有包裝象征,這在大眾傳媒之首電視中可見一斑,從節目主持人服裝到小品、歌唱演員;到被采訪的各路嘉賓,幾乎一水的中式唐裝。但是現在的中式服裝,亦有了時代的特征,首先面料不拘泥于真的綾羅綢緞,一些仿制品可以以假亂真,,另外色彩上更加大膽,不像過去以深色和黑藍為主,而是大紅大綠、甚至男性更喜歡穿紅色。再裁減上摒棄了過去的緬褲襠,而是西施裁法,上一夜改掉了連袖的老規矩,以上袖為主。這樣就更加合體、美觀。老百姓串親戚、參加喜事,也都要準備一件中式服裝,那樣才顯得有節日氣氛,唐裝已經成了中國春節的重要節日標志之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